孙世刚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15年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结果,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孙世刚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

  孙世刚教授1982年本科毕业于我校化学系,1986年于法国巴黎居里大学获国家博士学位,1989年起历任厦门大学副教授、教授、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际电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现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973”计划能源科学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Electrochimica 
Acta副主编,《电化学》主编。

  孙世刚教授主要从事电化学和表界面科学研究。他长期立足基础研究,结合实际应用,针对电催化领域的科学难题,注重发展原创性的研究方法,系统深入、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具有引领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创新性成果。他1987年学成归国到厦大工作,致力于开拓原子/分子水平电催化研究。1990年建立国内第一套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系统,随后又创建了国际上迄今最快的时间分辨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方法,从而更加系统、深入地开展表面原子排列结构与电催化性能的构效关系,揭示分子水平电催化反应机理研究。他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制备出由高指数晶面围成的高表面能铂二十四面体纳米晶,这一工作显著提高了铂催化剂的活性,破解了长期认为不可能制备高表面能纳米晶的难题。该成果于2007年发表在Science上,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并入选美国化学会C&EN年度24项重大研究进展、英国皇家化学ChemistryWorld年度40项研究前沿、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其后续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引领了国际上高指数晶面、高表面能纳米材料新方向。

  迄今为止,孙世刚教授已发表SCI收录论文400余篇,他引9000多次(单篇最高他引1500余次);主编《电催化和电吸附的原位谱学研究》英文著作(Elsevier)和《电催化》专著。“电催化的表面结构效应、设计合成和反应机理研究”成果获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9年获首届中国电化学贡献奖,2010年获国际电化学会授予的Brian Conway奖章,后者是我国学者获得的第一个国际电化学会学术奖。2015年,因在电化学基础和应用研究取得的突出成就和在促进中法科技交流的贡献,孙世刚教授获得中法化学讲座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学者。孙世刚教授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界面电化学”创新群体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基于可调谐红外激光的能源化学研究大型实验装置”等在研重大课题。

  孙世刚教授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倾心教书育人。尽管科研繁忙,他仍坚守本科教学第一线,几十年如一日。他曾任国家级精品课程《物理化学》课程组长,并长期担任主讲老师。课程除了讲授化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特别重视结合相关领域的科技前沿和进展,引进物理学、热学、统计热力学等相关学科概念和知识,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物理化学基本知识,理解英文原版教材,了解国际上主流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理念,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孙世刚教授至今已培养了56名博士和89名硕士,多位毕业生担任国内外知名高校教授,其中2位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位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由于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孙世刚教授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人事处 科技处 化学化工学院 宣传部)

  中科院官方网站相关链接: http://www.cas.cn/yw/201512/t20151207_4488383.shtml